考研政治思修考点总结第五章

2011/12/16 14:55:34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考点1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

  考点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3)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4)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

  考点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虽然二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考点4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和简明性。

  考点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提示: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考点6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第一,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二,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考点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考点8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可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1) 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2) 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法律的预测作用对于法的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互相取代。

  (4) 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强制的主体是国家、社会成员与社会组织。

  (5) 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提示: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具有明确的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并自觉地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生活方式。

  考点9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

  我国的一系列公共生活法律规范,其基本立法精神是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环境的基本前提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与自由。相关法律规范有:《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

  提示:(1)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①政府依法保障原则;②权利义务一致原则;③和平进行原则。

  (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③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3)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①依法管理原则;②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4)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①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②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